『一线风采·劳动最光荣』〡新婚第一年,他在野外269天

作者:王鹏 发布日期:2025-04-29 16:08:14 144:

image.png

隆冬时节,内蒙古红庆河煤矿的施工现场寒风刺骨,大雪纷飞。勘查院的项目监理负责人赵泽辉紧裹棉衣,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钻机间。面对钻机工人惊讶的目光,他语气坚定:“无论天气多恶劣,现场巡视必须到位,这是我们的职责。”这一幕,正是这位95后年轻地质人扎根一线、恪尽职守的缩影。

一年中有269天在野外工作

翻开他的出差记录,2024年累计269天的野外工作时长格外醒目。自2021年起,赵泽辉便与红庆河煤矿结下不解之缘。从红庆河煤矿四采区补勘到红庆河煤矿补充勘探,从红庆河二号煤矿井检孔监理到红庆河煤矿物探监理服务,他参与并见证了多个关键项目的落地实施。最令他难忘的是寒冬腊月的坚守。大雪封山时,他仍坚持每日巡视钻机;冰雹突袭时,他蜷缩帐篷中等待天气稍缓,随即继续投入工作;“钻机封孔那晚,我们盯到凌晨12点才收工。”他说,“一线工作没有捷径,唯有脚踏实地。”这些项目累计为我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更成为他专业能力提升的 “磨刀石”。

目前,他正专注于《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监理服务》报告编写工作。该项目作为河北省煤田地质局 “西进战略” 的重要一环,不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力量,更在内蒙市场为我院开拓了由点到面的发展格局。

三天三夜攻克孔斜偏斜

野外项目实施推进并非一帆风顺,技术难题与严苛环境考验着他的韧性。2024年在井筒检查孔监理项目实施期间,孔斜偏斜问题突发,直接影响工程安全,如“拦路虎” 横在眼前。赵泽辉迅速邀请委托方和施工方进行三方“会诊”,连线行业专家请教纠斜技术,驻守现场监测数据。“当测斜仪显示偏差值终于符合规范时,悬了三天的心才算落地。”他坦言,那三天连做梦都在推演纠斜方案,而问题解决后的如释重负,成为职业生涯中难忘的成长印记。

2024年,赵泽辉凭借出色表现荣获“院先进个人”称号。荣誉背后,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与奔波。他坦言:“作为项目负责人,不仅要懂技术,更要学会沟通协调。这一年,我深刻体会到责任的分量。”

新婚16天就出野外,他把愧疚揉进家务里

常年驻守野外,对家庭难免亏欠。2023年新婚仅16天,他便带队奔赴内蒙,项目期间仅春节短暂归家。谈及家庭,这位硬汉眼中泛起涟漪:“母亲住院手术、妻子骨折康复,她们怕我分心,竟瞒着我咬牙挺过,把难熬的日子熬成了‘一切都好’”如今每次回家,他总要包揽全部家务,用行动弥补对家人的亏欠。而妻子那句“家里有我,你放心闯”,早已化作他鞋底的泥土、肩上的星光,成为扎根一线时最温暖的底气。

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,赵泽辉的故事,写满了新时代地质人的硬核与温情。正如他钻机旁那本泛黄的笔记扉页所题:“每一寸岩芯都藏着山河密码,每一份报告都是写给大地的情书。”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途上,这位年轻人正以勘探锤为笔,在塞北的风雪中续写新的篇章。
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