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时政要闻 正文

宏观政策齐发力 国常会部署33项措施稳经济

发布时间:2022-05-24

据新华社消息,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,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、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。会议决定,实施六方面33项措施。

会议指出,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。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。要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坚定信心,果断应对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,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、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,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
对此,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分析说,“‘5·23’国常会出台了一揽子稳信贷、降成本、拉需求的措施,叠加近期刚刚下调5年期LPR利率、降低房贷利率等措施,当前政策层面的实质性宽松力度已经较大。这些政策有助于在疫情期间有效保护市场主体、防止房地产等信用风险持续蔓延,这将为未来疫情缓和后经济恢复奠定基础。
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,本次会议十分及时和必要,举措针对性强、全面有力,体现了国家支持稳增长的坚定信心和果断应对困难的魄力,有助于形成宏观政策合力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
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加码

在金融政策方面,会议决定,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。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、货车车贷、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,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;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,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。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。

对于会议提出的“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”,温彬认为,近期国内疫情反弹导致物流不畅、停工停产,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小微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,当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十分紧迫和必要。

温彬还指出,“此次会议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,有助于进一步调动银行积极性,撬动更多资金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,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、降价、扩面,尽快渡过难关。”

央行近期发布的《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显示,第一季度央行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 43.49 亿元,支持其增加普惠小微贷款共计4366亿元。

叶银丹告诉记者,“5·23”国常会提出“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”,这意味着结构性货币工具进一步扩量提质。

“目前已公布的普惠小微再贷款支持工具额度为4000亿元,再增加4000亿元的普惠小微贷款额度是较大的支持力度,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疫情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,尽量保存小微企业有生力量,稳住就业和社会安定。此外,按原来的规定,对于普惠小微信用贷款,银行可以按照贷款本金的40%获得再贷款支持,‘5·23’国常会提出支持比例增加一倍,意味着这一比例将提高到80%,这将进一步减少银行的资金占用,提高银行落实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积极性。” 叶银丹解释说。

此外,会议提出,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、货车车贷、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,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;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,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。

对此,温彬认为,这主要是由于近期疫情反弹导致上述群体就业和收入压力较大,延期还款有助于缓解这部分群体的资金压力,体现了金融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,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纾困力度。

叶银丹告诉记者,会议提出“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”,这将有效缓解受疫情影响较大主体的贷款利息负担。此外,这也能够有效避免这些主体由于无法还本付息而造成征信污点,有利于未来这些主体的进一步融资、经营活动,促进其健康发展。预计未来为推动银行落实,可能会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。